紧固件热处理工艺
发布时间:2018-12-15 09:02来源:未知点击:0次
紧固件热处理工艺是紧固件生产中非常重要的工序。对于中碳钢及低合金钢产品,为使其达到使用所要求的强度,将其加热到GS线以上50℃的温度保温后,放于水中和油中急冷,然后,再在适当的温度进行回火……
紧固件热处理工艺是紧固件生产中非常重要的工序。对于中碳钢及低合金钢产品,为使其达到使用所要求的强度,将其加热到GS线以上50℃的温度保温后,放于水中和油中急冷,然后,再在适当的温度进行回火。进行了淬火、高温回火作业,“调质”处理就算完成了。热处理工艺主要的两个参数是温度和时间。
一、淬火的温度和时间:对于中碳钢及低合金钢紧固件,如果在淬火过程中将温度加热到GS线以下,也就是850℃以下进行冷却,冷却后工件硬而脆,应考虑选择GS线以上50℃进行加热。因为如果淬火温度度低于GS线,就会使其组织成为奥氏体和铁素体两相,在这种情况下,即使急冷,软的铁素体也会完全以原有状态残存下来。
淬火温度越是靠近GS线,软的铁素体量越少。
二、冷却速度:冷却速度是淬火过程中的关键环节,也就是说,不同的冷却速度将使奥氏体发生不同的变化。
迅速冷却会使奥氏体转变成硬而脆的马氏体组织,若以稍慢的速度冷却,会在马氏体组织中混有铁素体组织或珠光体组织,而变成了不完全淬火组织。
M12以上的紧固件产品,冷却时间长时,工件表面和心部冷却速度不同,会造成表面和中心部分硬度不一。这是大直径碳素钢工件热处理工艺中不可避免的现象,有效的办法是对冷却介质或对冷却槽中的冷却介质进行充分搅拌。
三、回火工艺:将淬火后的工件重新加热到200~300℃时,固溶在马氏体组织中的碳化物便开始析出。400℃左右时,几乎全部析出。
析出的碳化物慢慢地凝聚长大成为粒状,即成为屈氏体,此时变成硬度低无脆性的组织。到600℃时,进一步凝聚扩大成球状,此时成为索氏体组织,马氏体的针状晶粒完全消失,韧性可得到发挥。
一、淬火的温度和时间:对于中碳钢及低合金钢紧固件,如果在淬火过程中将温度加热到GS线以下,也就是850℃以下进行冷却,冷却后工件硬而脆,应考虑选择GS线以上50℃进行加热。因为如果淬火温度度低于GS线,就会使其组织成为奥氏体和铁素体两相,在这种情况下,即使急冷,软的铁素体也会完全以原有状态残存下来。
淬火温度越是靠近GS线,软的铁素体量越少。
二、冷却速度:冷却速度是淬火过程中的关键环节,也就是说,不同的冷却速度将使奥氏体发生不同的变化。
迅速冷却会使奥氏体转变成硬而脆的马氏体组织,若以稍慢的速度冷却,会在马氏体组织中混有铁素体组织或珠光体组织,而变成了不完全淬火组织。
M12以上的紧固件产品,冷却时间长时,工件表面和心部冷却速度不同,会造成表面和中心部分硬度不一。这是大直径碳素钢工件热处理工艺中不可避免的现象,有效的办法是对冷却介质或对冷却槽中的冷却介质进行充分搅拌。
三、回火工艺:将淬火后的工件重新加热到200~300℃时,固溶在马氏体组织中的碳化物便开始析出。400℃左右时,几乎全部析出。
析出的碳化物慢慢地凝聚长大成为粒状,即成为屈氏体,此时变成硬度低无脆性的组织。到600℃时,进一步凝聚扩大成球状,此时成为索氏体组织,马氏体的针状晶粒完全消失,韧性可得到发挥。